关灯
护眼
字体:

云胡不喜(精修版) 第142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。”

“老爷子您当然想着还是这位手上没准儿的姑娘多些就好了。”那女子戴着面具,说话有些不便,嗓音就见了沙哑。

静漪一笑。此时她心情见好,被调侃也不理会。看见阿图和秋薇正往这边走来,她回手搭在陶骧手臂上,说:“咱们去那边猜灯谜吧?”

陶骧吩咐阿图把账结了。

图虎翼边掏钱边把嘴张的老大合不拢。陶骧瞪他,他才咬着牙忍笑把账付了跟上来,到底没忍住说了句:“爷,这怎么可能……”

静漪故意叹口气。

“姑娘留步。”那女子过来,将手上的莲花灯给静漪,“看你喜欢,这个送你吧。”

“谢谢。”静漪大方地把莲花灯接过来,对她笑笑。

一转身,她把花灯举高些观赏。

“不怕这东西有毛病?”陶骧问。他回头,那几个人还在原地,倒像是目送他们离开。他略一颔首。其中一位举了举手上的三节棍致意。

静漪瞅他一眼,说:“在你眼皮子底下,他们不会。”

“不是不敢,是不会?”陶骧又问。

“逄氏世代以扎花灯竹马为生。灯市上接洽的生意,决定他们大半的收入,毁了可得不偿失。再说,伏龙山不是刚刚受到重创?若在这里生事,毁了逄家的生意不说,他都出不了城。就算坐了伏龙山的头把交椅不也等于拱手让人了?”静漪歪着头看莲花灯的构造。真精巧。竹子做成的支架,细若发丝。纱灯细密的很,绘制的图案也不是寻常的手法。可见传承日久。

她把花灯的横杆拿在手里,手指一划而过,横杆的尾部有小小的一个“逄”字,是炙在上头的。此地花灯多是秸秆制作,用竹子为材料的极少,可见逄家的花灯为保自家传统不失,不惜成本。

陶骧脚步慢下来,问:“这都谁跟你说的?”

“什么?”静漪反问。

“伏龙山的事。”陶骧说。

“就大姑奶奶提了一嘴,其他的都是我瞎猜的……又不是什么秘密。不过对你来说,只会贩卖烟土、趁火打劫的伏龙山倒不足为惧,清洗掉了这些的逄敦煌才值得重视吧?”静漪手腕翻转,莲花的灯在横杆上旋转起来,仿佛飘在水上的莲花,美极了。

陶骧问:“你怎么认出他来的?”

“给我莲花灯的是他的结义妹子。我记得她手上有道疤,很深。脸遮住了,疤没遮住。”静漪说。但是她没承认,其实她最先认出来的是逄敦煌——就算是戴着面具,逄敦煌那如电的目光也锐利得很,她几乎是在转头的一刹那便认出他来了。紧张也有些紧张,可不知为何她并不觉得怕。大概是他的目光尽管锐利,却并不凶狠的缘故。

“你不是打算今晚活捉他们吧?”她问。

“我倒不知道,你还和土匪有交情了。”陶骧说。

静漪顿了顿,才说:“谁和土匪有交情了……”

陶骧看看她手中的莲花灯,道:“看在这莲花灯的份儿上,让人护送他们出城就行了。”

他语气里竟有几分戏谑。

静漪放开陶骧的手臂,转过身去,倒退着走,说:“你缴获的那些烟土,值不少钱吧?”

陶骧眉一挑。

静漪这样一步一步退着,顽童似的,也不看路。

陶骧扫了一眼她脚下,没回答她。

只看她此时的样子,断然想不到一个钟头前,因为那样的事还和他起口角……他清了清喉咙。

“这个好玩!”静漪指着一家酒楼在门前搭的灯棚,许多精美的花灯挂在棚中,灯下垂着布条上写着谜面。她拿着莲花灯就走进灯棚去了。

陶骧看着她,温暖朦胧的灯影下,她的面庞看上去线条格外柔和些,又一扫刚刚那天真无邪的孩子气了……

灯棚挨着灯棚,静漪一家家逛过去,看的多,猜的少。秋薇紧跟在静漪身后,偶尔拉拉她衣袖,问谜面上的字怎么读。静漪就停下来给秋薇解释一番。谜面和谜底多半都是些典故,给秋薇解释这些,遣词用语都得尽量浅显易懂,这在静漪来说倒不是难事,且对待秋薇,她是有这份儿耐心的。看秋薇高兴,她又多了几分喜悦。

陶骧跟在他们主仆身后溜达着。

图虎翼不时地前后左右望一望,陶骧倒嫌他烦,瞪他一眼。图虎翼委屈地说:“爷,要不您就别带我出来,带老马出来。您带我出来又不让我担心,这太难为我了吧……”

陶骧哼了一声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