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章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她指着架上那几件松垮的衣裳道:“这几身料子都是上等的绫罗,姑娘若是信得过,我带回去按姑娘的尺寸细细改改?”

玉笙的眼睛亮了,她往日从没想过搭配竟有这般讲究,此刻瞧着苏锦绣的眼神满是信赖,忙应道:“信!自然信!”说着转身就往妆台跑,从螺钿妆盒里拿了两锭银子作报酬,又让丫鬟把那几身衣裳包进包袱,亲自递到她手里。

待苏锦绣背上包袱要走时,玉笙还送了两步,直道:“姐姐改好派人来吱声就行,我亲自去取!”

苏锦绣帮着改衣裳,不光是为了那点银子,还有个更大的打算。

她只顾一路心中盘算,却没留意到不远处的茶坊檐下,一双熟悉的眼睛正落在她身上,眸光沉沉的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作者有话说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长命锁 一握相思重,流年暗自藏。……

苏锦绣扛着包袱拐进巷口,踉跄间忽闻有关切声,抬头就见易如栩站在院中,清隽疏朗,温润如玉,青衿沾着松烟墨痕,手中狼毫犹悬,石案上画作半成,墨色未干。

易如栩也是绣巷的读书人,比苏锦绣年长一岁,不仅饱读诗书,画技更是精湛。苏锦绣念及易如栩亦是孑然一身、举目无亲,心下生了同病相怜之慨,日常便多了几分照拂。

他见苏锦绣左支右绌,掷笔趋前,刚触到包袱角,便听她轻呼:“差点忘了!如栩哥,前儿用你那幅寒江独钓绣的帕子,钱我收回来了!”

如今靖朝绣艺仍以传统花鸟纹样为主,绣画作绣书法尚属小众新趣。

前几日苏锦绣见易如栩画寒江独钓图,忽生巧思,以虚实针摹山色、滚针勾水纹,再用切针绣上他题的柳体字,将画意凝于丝线,绣成送坊后,竟被致仕文官以三倍价购得。此后缙绅士大夫陆续来订,或绣小楷孝经,或摹山水扇面,皆因这新巧绣法,最能显文人品味。

苏锦绣腾出一只手往袖袋里掏,身子歪如风中弱柳,包袱眼看要滑落地,易如栩伸臂稳托,低声道:“莫急,你先站稳。”

“找到啦。”苏锦绣终于从袖底摸出个沉甸甸的纸包,递过去时还带点喘,“你数数,这是两百文,绣坊说你这画绣出来雅致,主顾多赏四十文,我一并添给你。”

易如栩接过纸包却没拆,只望着她温声道:“巧娘,多谢你总这般照顾我,日后定涌泉以报。”

“哪有照顾!”苏锦绣摆手,包袱还在易如栩手里,她倒自在了,叉着腰夸,“是你画得好!那水纹用的是米家山水的意趣,题的字又是柳体的清劲,我这绣活沾你雅韵,才敢往高里定价呢!”

她越说越畅,连易如栩画里的远山黛色、渔翁斗笠上的竹纹都赞了遍,直说得易如栩耳尖红透,连颈后都染了层薄绯,更觉得她是知音,低声道:“巧娘过誉了……”说着便提起包袱,“我送你到门口。”

苏锦绣跨进屋内,便将包袱从易如栩手中接过,笑着道:“多谢如栩哥,进来歇歇喝杯茶?”

易如栩却立在阶下摆手:“不了巧娘,女儿家屋内,我不便入内,这就回了。”

苏锦绣收拾着包袱,正欲应声,忽闻院外闻时钦的声音传来,带着几分说不清的意味。

“易兄既已送到门口,怎不进来讨杯茶喝?”

屋内的苏锦绣没瞧见外面的情形,只隔着门喊:“阿钦说得是,如栩哥进来罢,昨儿安老板送了些小龙团,正该一起尝尝!”

“正是,阿姐都发话了,那便请吧。”闻时钦伸手虚引,还学着苏锦绣的调子叫他。

“如——栩——哥。”

易如栩瞧着闻时钦莫名阴沉的脸色,听着刻意咬重的称呼,哪里敢挪步,连连摆手:“不了不了,我案上那幅萱草图还没勾完,再耽搁墨就干了,先回了!”

仓促离开时衫角扫过院外的草丛,留下一阵轻响。

苏锦绣握着门帘探出头,只瞧见易如栩仓促出了门,不由纳闷地嘀咕:“咦?怎么说走就走了?这茶还没尝呢……”

再看向闻时钦,见他脸上带着几分无辜的茫然,仿佛也不知易如栩为何匆匆离去,也疑惑道:“许是他案上画稿挂心,实在耽搁不得吧?”

苏锦绣从柜中取了粗瓷茶盏,抓了撮小龙团投进去,拎起水壶注了热水。水汽袅袅间,她望着杯中舒展的茶叶,忽然笑了笑:“汴京大户人家的姑娘,都讲究点茶、斗茶,又是碾茶又是调膏,连茶沫子都要转出花样来,雅致得紧。”

她指尖摩挲着粗瓷杯沿:“可我就只会这样简单一泡,连个像样的茶器都没有,倒是浪费这么好的茶叶了。”说着将茶盏递到闻时钦面前,带着点赧然:“别嫌弃阿姐粗陋。”

闻时钦右手接过茶盏,摩挲温热的杯身,笑道:“哪来的嫌弃?这般沸水冲茶,最能留住茶叶本味,倒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法更显真趣。再说,阿姐泡的茶,便是粗瓷盛着,也比别处的金盏玉杯更合我意。”

苏锦绣被他夸得莞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